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网锐评

小康路上一个不落

【连网】□王震彩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再次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时不我待。

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有3年时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彻底改变困难群众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兹念兹。小康路上一个不落,扶贫攻坚成为最大的短板之一。

小康路上一个不落,领导干部是关键。一个地方的贫困群众长期不脱贫,或者脱贫又返贫,原因及其复杂,但领导干部负有重要责任。“时代楷模”钟佰均是非常难得的一位领导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好干部,他的成功经验极为丰富,重要的一条就是起引领示范作用,而不像有些领导干部动辄埋怨群众“榆木脑袋”不开化。比如,做渔网的颗粒加工可以致富,但群众眼见为实,拍担风险不敢做,他和党员干部带头做赚了钱,群众就大胆做了。群众胆子小,并非愚昧落后,而是因为家底薄、基础差、折腾不起,这也是扶贫脱贫需要绣花功夫的原因之一。可见,卓有成效地做好大走访工作,必须精心细心用心,切不可急功近利。

小康路上一个不落,知识技能是重点。一个地方、一个家庭陷入贫困,很多是因为劳动力知识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脱贫项目造成的,扶贫扶智很管用。地方政府买服务,有针对性地提高贫困群众的技能水平,以适应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可得到丰厚的回报。贫困群众学技术,也不局限于种养加方面,服务行业等领域都可涉足。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李峪村,因资源禀赋缺乏陷入贫困,村民靠学魔术既脱了贫,又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应改变贫困地区群众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现象,子孙有文化,才能扭转贫困代际相传的局面。大凉山腹地的“悬崖村”,孩子们即使在通过攀爬17条藤梯的困难条件下,也不放弃外出上学,家长不把上学和打工作简单的对比,是非常明智的。

小康路上一个不落,生态富民才长远。最近,塞罕坝重视生态文明建设,55年持续造林护林,荒原沙地变得山清水秀的新闻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昔日的荒原沙地,今日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泽被子孙后代,这是塞罕坝人持之以恒、艰苦奋战的结果。如果没有当年的眼光和坚韧不拔,肯定飞沙漫天、面貌依旧。可见,绿色生态、可持续与粗放经营、竭泽而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式,势必带来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开山卖石、伐木赚钱带来一时的实惠,却难去永久的伤痛。苏北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是引领转型升级,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觉追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像保护眼睛和生命一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人民群众一日不富就食不甘味的使命感责任感,进入角色、保持热度,困难群众就一定能拔掉穷根,奔上富路,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甘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