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童书阅读,有哪些注意事项?

【连网】(张晨晨)众所周知,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少会直接体现在个人的谈吐气质上,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境界的体现。而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儿童阅读推广列为国家重要战略。反观我国,儿童阅读推广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家长、老师、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等,必须承担起阅读推广的重要使命,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努力促进儿童热爱阅读、喜欢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但在此过程中,还有几个注意事项。

阅读习惯从孩童时代培养

“阅读要从孩子抓起,只有在孩童时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长大后才能坚持读书。”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但现在的情况是,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都面临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尤其是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其实一个孩子光看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课外书进行有益地补充。

一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习惯上,孩子的阅读开蒙时机集中在1至2岁。除教科书外,孩子平均年读书量主要在11到30本之间,日均阅读时长主要集中在半小时到2小时之间。“尽管当前数字化阅读已成为成人普遍的阅读方式,但纸质阅读仍有不可取代的效用。”业内人士称,“工作忙、生活忙,加之网络的快餐文化消费,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抱着一本书长时间地细嚼慢咽了。虽然孩子也有学业压力,但没有网络干扰的课余时间,是个潜在的阅读好时机,充分利用,不失为强化儿童阅读的最佳时段。”

据市少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吴昊介绍,每天馆里都会迎来不少小读者,但高峰期集中在周末两天。“2016年全年该馆新增馆藏8000多册,普通借书34万余册。这其中带插图的童话故事书、漫画、百科知识和各种文学类书籍最受欢迎,包括《我要的幸福》、《两个小八路》、《淘气包小精灵》等。”此外,童话故事类、动漫卡通类、益智游戏类是儿童喜欢的三大类读物,而这些读物通常以绘本的形式呈现。

需要关注孩子的阶梯阅读

根据一项权威调查发现,在我国,47%的家庭有专门存放儿童书刊的小书角;26%的家庭有为孩子准备的专用小书架;21%的家庭在成人书架上留出了儿童书刊专用层。虽然,这些儿童读物并未进行明显的区分,比如一些家长会主观臆断,将适合少年阅读的读物放在幼儿启蒙读物中,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家长已经有意识强化孩子的阶梯阅读。

“所谓阶梯阅读,就是让孩子到了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全国少儿阅读推广人马慧晴是我市少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她说,“一句俗话说得好,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俗语虽然不见得一定在理,但阅读的确关乎年龄。”

“孩子处于成长期,心智发展并不稳定,所以在不同成长阶段,都需要有与其智力和心理发育水平相适应的读物,不然孩子容易通过不合既定年龄的阅读体验,出现认知错差。”马慧晴介绍道。日前开始公开征求意见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推广阶梯阅读”“出版单位应当根据阶梯阅读的要求,在出版物显著位置标识适宜的年龄段”。这也意味着未成年人的阶梯阅读未来或将得到法律的支持。

另据在日前儿童阅读指数报告发布会上所得的数据:“在阅读资源上,53.2%的家庭中拥有超过20本适合儿童阅读的藏书,而63%的家庭年均购书量在6至20本之间,我国童书市场广阔由此可见一斑。”而随着家长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提升,儿童在家庭中的权利和地位也相应地得到提高。“陪伴式阅读”、“亲子式阅读”成为帮助孩子阅读提升的社会模式。但在利用这些手段帮助孩子提升阅读时,要清晰认识到阶梯阅读的重要性。

童书阅读,不宜功利

日前,《中国城市儿童阅读情况调查报告》在北京儿童阅读周暨中国童书博览会上发布。该报告显示,家长的阅读量越大,孩子的阅读量也就越高。要想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家长还需以身作则。

“当前,成年人的阅读会明显表现出功利倾向,考试的看备考书目,工作的看职场类书籍,学习的仅看教辅书籍等。没有这些需求,他们可能一年都不会碰书。对于阅读的根本意义,他们已经不予理会。而倘若抱着功利的心态面对孩子,用灌输填鸭的手段让孩子体验阅读,这样无疑在给孩子增加压力和负担的同时,让他们出现厌学情绪。”马慧晴说,家长是孩子阅读的关键所在,但要把握好理念和一个“度”。

与此同时,在挑选童书时,很多家长还有一个刻板思维——看重童书的功能性、实用性、说教性,他们的脑子中会盘旋着这样一句话:这本书能让我家孩子学到什么?“孩子读书不像成人带有明显的选择倾向、思考色彩和实用主义,孩子的阅读是无功利的,是凭感觉的,他们会仅凭书中的图画、脚本来感知想象;童书再怎么符合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和现实世界毕竟存在一定的距离。”吴昊说。

而正是由于受一些家长购书诉求的影响,一些童书作者和出版商为了迎合这些家长的偏好,有时不得不提炼出教条式、功能性的标签,譬如“看图数字”“如何刷牙”“吃饭礼仪”等,而在说教层面,也会出现诸如“友爱”“亲情”“自然”等关键词。“这些出版商或许会在书封显眼的地方印上这些关键词,好让家长一目了然。”吴昊说,“很多童书原本哪有那么明确的教育指向和指导意义,比如一些童话故事,都是充满童趣的小情绪、小表达,谁会从中梳理出中心思想呢?这些都是在引导儿童阅读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和偏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