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传承好传统节日 从娃娃抓起

【连网】  (□ 袁春梅)昨天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在这一天,港城有着很多的民间习俗,正如民间流传下来的谚语:“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好精神。”“二月二,敲瓢碴,十个老鼠十个瞎。”“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挑荠菜,荠菜包饼筋拽拽。”每一句谚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种美好的寓意。但是,时过境迁,传统民俗在传承中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问题怎么破,一些幼儿园从娃娃抓起传承传统民俗的做法值得点赞。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城区一家幼儿园,在家长群里贴出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历史由来、传说及其寓意,并发出通知,二月二学校将举行龙抬头发型日,希望家长们可以在周末给男生剪个帅气的发型,女生当天早上编一个漂亮的小辫子,一起美美的、帅帅的感受传统节日。

有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一个二月二嘛,这样的节日,也要家长费心给孩子理发或是编辫子,这不是给家长添麻烦吗?但是,笔者要为这样的活动点个大大的赞。与其在大家都纷纷过洋节时去抱怨,不如在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上多下些功夫。从学龄前儿童开始,通过他们喜欢的形式来感受传统文化,真是破解传统节日越来越淡的最好做法。

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抑或是种价值取向或民族精神状态。正如,春节演绎了举国同庆的欢乐祥和,元宵节承载了新年新希望,二月二寄予着父母对子女的美好祝愿,中秋节则见证了天涯共此时的浓郁亲情……这些节日之所以延续千年传承下来,就在于它们所具有的浓郁民族情感和深厚寓意。

但是现在,谈及传统节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在不少人心中,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少上几天班,其次就是可以吃汤圆、粽子、月饼等节日美食。缺少内涵的节日符号将失去象征意义和传承价值,只是徒有其表,难以对公众发挥文化血脉的维系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仪式上的淡化虽难以避免,但若节日被淡忘,寻不到一息对节日内涵的记忆,那将是危险的。从娃娃抓起,感受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内涵,当推广到更多校园。文化和教育部门,亟须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将民俗文化内容写进课本,融入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使青少年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