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防骗过度也伤好人心

【连网】(王震彩) 昨天央视二台报道:一乘客把小包丢在卧铺的中铺上,乘警想方设法和失主电话联系,男乘客却说没有丢包,并出言不逊。再打电话怎么也不接了。后来发现确实丢包了,他主动和乘警联系,又说了一堆道歉的话。

无独有偶,1月14日,从北京西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两名乘警巡视车厢时捡到乘客王女士丢失的手机,拨通其母亲的电话后被当成电话诈骗,经过几番解释才打消了对方的疑虑。

这类报道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但又不能一笑了之。它说明一个问题:防骗过度会伤好人的心。

这些并不常见的报道也有巧合之处。警方和媒体告诉人们,骗子经常冒充公检法司等要害部门和受害人打电话,要提高警惕,恰巧乘警也是警方,当事人第一反应恐怕是遇上了骗子,哪知偏偏遇上了好人?如果没有这些好人,失主的财物怎能失而复得?

本人也有类似经历,港城的一位诗友被外派到盐城工作,来连后给我打电话,智能手机显示是盐城的手机用户,我当即拒接,反复两次,就消停下来了。诗友只好让另外一位朋友和我联系,才解开疑惑,当时备感失礼。一是当面道歉,二是以后凡遇到疑似诈骗的外地电话,就发一个短信:正在开会,有事请短信联系。结果表明:如果是诈骗电话,骗子多数没耐心短信联系。

应该看到,乘客急于登机上车船,急于赶路,急于回到家中过年,急中出错、忙中出乱的几率还是很高的,而此时冒充老乡等实施诈骗、偷抢的事也容易发生。所以,提高警惕,以防万一是对的。如果因麻痹大意造成个人的钱财损失,将追悔莫及。但是,也不必形成强烈的条件反射,比如接到来电,不妨听清楚对方的意思再做决定,或者说自己忙,让对方发个短信,留下思考的空间,不失为正确的选择。

轻信骗子和防骗过度,是走向了两个极端。当下,有一句流行的话:别相信好人有那么多。再补充一句:也别相信坏人有那么多。这样就更全面、更客观了,也就能既防骗,又最大限度地避免误伤好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