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教师节似乎有点审美疲劳

【连网】(记者 王震彩)刚刚过去的全国第31个教师节,在大大小小的媒体上,庆祝会、领导走访慰问、表彰优秀教师的报道依然及时,但总让人感到有点审美疲劳。主要表现在很少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倒是对给老师送不送礼的话题炒得很热。

其实,教育公平和改革才是受众最关心的话题,也应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因为教育公平牵一发动全身,教育改革则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两个问题又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从上小学看教育公平。上小学、甚至上幼儿园不是小事,久治不愈的择校问题不仅引发了家长的焦虑、领导批条子的特权,还推高了学区房的房价,引出了开发商卖房的噱头。就没治了吗?媒体早就报道安徽省安庆市等地小学生就近入学,取消择校。这些地方的经验是均衡教育资源,但要做到各个小学“齐步走”也不现实,可以形成各校不同的特色。行政管理部门不做人为扩大办学差距的事,实现教育公平才有盼头。否则,空喊教育公平无异于画饼充饥。

从教学改革看教育公平。这几年激烈抨击应试教育,喊得最响的是素质教育,其出发点没有错,但很难说非常成功。在多数人看来,素质教育就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多重视学习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拼命挤进特长生的行列,有的中学生公开发表论文,姓名署在父母后面,实在难以分清在一篇论文中起多大作用。这是偏离素质教育的,并不能很好地打牢文化基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农村学生难以做到像城里学生那样见多识广,这很难做到公平。再看语文教改,作业的答案很多是唯一的,语文的工具性被过分强调,人文性被抹杀,怎么发挥想象力?这对学生公平吗?

从高校招生看教育公平。一考定终身为人们所诟病,自主招生是改革的新举措。以往,全国各地对高招名额分配向北京倾斜多有微词,自主招生的各重点高校没有纠正这一现象,还引发了人们“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和“招录标准面前人人平等”谁更好的疑问。今年自主招生分三步:初选-复试-高考分数达标后被录取。媒体公布数字显示,北大北京考生占12.2%,人大北京考生占17.7%,吉大吉林考生占25.9%,兰大甘肃考生占18.6%,中科大安徽考生也超过10%。这让没有实行高校自主招生的省份感到不平衡。再加上通过初选的考生,超过60%的有专家或官员推荐,还有那些表明特长的材料,与“分数面前”谁更客观,谁寻租的可能更大?每人都有自己的结论,事实也能充分证明。

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需重复。教育公平和教改不能走偏跑调,用新的不公平取代旧的不公平。否则,宁愿步子慢些、稳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