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随手丢”羞了城市文明

“临洪河口湿地的红草地现在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喜爱, 许多市民都会前往游玩。 但伴随而来的是有些市民在自己吃好、玩好后, 却把垃圾留在了这么美丽的地方,实在令人感到遗憾。”近日,本报刊发了《红草地不是垃圾场,爱护她吧》一稿。细细读来,愤懑之情油然而生。

优美的景色被遍地的垃圾破坏,这样的事我们在媒体上已经阅读过多次。 为劝阻游人乱丢垃圾,景区环卫工扮“蜘蛛侠”在悬崖上捡垃圾的举动更是令人心酸。“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可为何就走不了心、入不了脑。那些乱丢垃圾的人也许没有想到,他那边随手一抖,丢的不仅是垃圾,也丢掉了自己的形象和城市的文明。

要说那些乱扔垃圾者一点保护环境的意识都没有,可能过于绝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家里面的整洁那是非常注意保护的,可为什么到了公众场合,这种意识就被抛之脑后,甚至全然不顾了呢?笔者觉得,这就是公德心的薄弱,就是“市民”意识的缺乏,小家的卫生是自己的,公共环境的卫生是大家的,为了自己的方便和利益,可以不顾甚至损害公众的利益。

在国外,整治不文明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惩罚,轻则罚款,重则判刑。笔者在新加坡旅游时,导游反复告诫,不要乱丢垃圾、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抽烟,否则就会遭到重金罚款。那一路,包括笔者在内的每位团员都严格遵守了这些规矩,把垃圾放入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重罚不是目的,我们更希望人人都遵守社会公德,但当公德被漠视的时候,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抓手去纠正那些错误,让犯错误的人受到应有的责罚。让每一个人都在执法管理中受到约束,并由此渗透到思想意识中,养成自觉行为。对于那些不文明的行为,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让“犯规者”一次就感受到“心痛”的滋味。

在加强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惩罚的同时,我们还应强化“市民意识”的培养,激发我们保护城市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在自己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勇敢地对那些不文明行为提出斥责,形成人人喊打的氛围。当每一个人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行文明之事,养文明习惯,以“市民意识”来爱护城市环境时,相信我们的城市会更加的美丽和迷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