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以港兴市建设东方大港 以盐筑基绘就发展蓝图

连云港依海而建,因港而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绵延170多公里的海岸线大多处于著名的海州湾内,不仅拥有建设现代化的深水良港先天条件,其大面积的滩涂、圩地更是自古传统盐业重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连云港港从千疮百孔、瘫痪停产中恢复新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通过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坚定不移地推动开放发展,实现了综合实力的跨越,塔吊、深水巨轮构建出纵贯亚欧、辐射南北的航运关键节点城市。原淮北盐场也从战争时期的生产零散、靠天吃饭,转变为百里海堤守护下的高产“良田”,盐场不但成为盐工们勤劳致富的沃土,更为港城新一轮发展张扬着无尽希望与活力。

 

 

建设中的三十万吨级矿石码头 

 

整顿队伍重建体制  东方大港扬帆起航

连云港,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规划建设的东方大港。港口建设起步早,发展历程与陇海兰新铁路、新亚欧大陆桥紧密相连,虽然取得了辉煌成就,却也经历了让人难忘的艰苦岁月。

1993年西大堤建成,为港口增加了8000多米长的码头岸线

 

始建于1933年的连云港港口的2座码头,同时可以停靠3000吨级货轮6艘。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性的营运和国民党军队的破坏,至连云港港口解放时,已被战争破坏得百孔千疮。中共新海连特委立即重建了港务管理机构———连云港港务处,发动广大海港职工,以主人翁的崭新姿态艰苦创业,奋力投入港口抢修和生产恢复工作,仅用半年时间就使瘫痪了的港口重新开张营运。其后,又用不到4年时间进行建制整顿和抢修建设,使港口的生产得到恢复和逐步发展。

1949年12月,连云港港务处由山东省政府工商部进出口管理局改属铁道部济南铁路局徐州分局领导,1950年6月30日改属青岛区航务局。同年8月1日路港交接完毕,正式更名为青岛区航务局连云港分局。同年10月,海关连云港分关将涉及港务的业务交由连云港分局实施,使单一的港区装卸管理发展到口岸管理,实现了港政统一。

解放初期,连云港港务处在中共新海连特委(市委)工作组的组织发动下,认真做好装卸工人队伍的整顿工作,因为一些曾经残酷压榨和奴役工人的封建把头在解放后混入装卸工人中,经常造谣生事,扰乱人心,有的还放高利贷盘剥工人。1949年8月,港务处召开了第一次码头工人代表会议,成立码头工会。1950年,码头工会进行民主改革。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对装卸工人队伍重新进行了劳动组合,使码头劳动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与此同时,还对装卸工的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初步制定了劳动定额,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并订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促使装卸效率不断提高,日装卸量由3000吨提高到5000吨,最高达7500吨,工班效率平均提高60%以上。解放初期,物资匮乏,物价不稳,职工生活不安定。港务处除了用实物(小麦)支付职工工资,还号召职工投股集资,成立职工消费合作社,组织粮油、布匹、日用百货等生活必需品,以低于市价10%至20%的价格供应职工,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供应。这对安定职工情绪、提高积极性、加速港口重建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港口的迅速恢复为国内航运提供了重要保障,连云港港口于1949年6月1日恢复营运,开始向上海、青岛等地运送粮油棉煤等物资。随着港口设施逐步得到修复并恢复使用,业务量不断扩大,吞吐量逐渐提高。1949年6月至年底,吞吐量为5.6万吨,1950年上升为11.1万吨,1951年为14.2万吨,1952年则增长到46.3万吨,是1949年的8.3倍。

1951年7月1日,连云港港务分局改属上海区港务管理局。同年11月接管了属淮北盐务管理局管辖下的陈家港、燕尾港、堆沟、小莽牛等各灌河口港,成立灌河口办事处。1952年底,华东区海运局海州办事处并入连云港港务分局,港政、航政统一管理。这时,连云港港口的管理已逐步稳定,趋向系统和规范化。

连云港港口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通过机构接管、航政改革、管理整顿、民主改革、恢复抢修、清理航道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治、经济、技术措施,完成了旧体制向社会主义管理新体制的过渡,港口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吞吐量逐年上升,经济效益提高,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7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开辟连云港为对外贸易港。197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将连云港作为全国改扩建的主要港口之一。1984年4月,连云港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自此,连云港港开启跨越发展之路。

 

 

筑堤开荒发动群众  盐场发展重现辉煌

翻阅《中国共产党连云港市地方史(1949-1978)》,盐业兴衰在港城历史中俨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8年11月7日,淮北盐场全境解放。中共淮北盐场特区委员会(简称“盐特委”)和淮北盐场公署机关在特委书记杜李、公署主任孙笃生带领下进驻连云港孙家山,接管了旧盐务机构,同时接收了整个淮北盐场及其盐滩2095份。刚解放时的盐滩,全部由淮北盐务局代管代营。为了弄清盐滩所有权,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工商业政策,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在中共淮北盐特委的领导下,淮北盐务局于1949年5月成立了垣运商产权处理委员会。

为了维护合法资产者的利益,不使外逃垣商蒙受经济损失,淮北盐务局对在1949年间被接管的垣商滩地,以生产利润的形式给予补偿。其利润标准是按每份池滩产量500担至2000担划分八个不同等级,此举颇受垣商拥护。由于中共淮北盐特委、盐务管理局坚决执行党的保护和改造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措施得力,从1949年至1951年,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就使淮北盐场错综复杂的垣运商产权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盐务会议,对大盐田收归国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淮北盐场的2876份盐田中,经垣运商产权委员会确定,属于民族和私营工商业盐田1261份。根据中央政策,针对有许多滩地因垣商不愿经营而荒芜、严重影响盐工生活的实际情况,淮北盐务局于1951年8月3日成立了清产估价委员会和清理资产资金委员会,拟定《评滩办法草案》,颁布收买办法公告,在自由买卖原则下进行收购。到1952年底,淮北盐务局共收买滩地764份。对垣商不愿意出售的滩地,则由淮北盐务局租营、代营,并于三年以后处理完毕。自此,淮北盐场完全成为由国家经营的全民所有制大型企业。

在经济恢复时期,中共淮北盐特委按照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在盐场认真进行民主改革,清查封建把头和反革命分子,建立职工代表会,组织工人参加管理,开展劳动竞赛,鼓励工人积极生产,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1950年3月10日,在新浦召开了第一届淮北盐特区工人代表大会,通过了淮北盐特区总工会章程,并在首届执委会上讨论了淮北盐务局1950年生产计划,并和制盐公司签订了集体合同,把广大盐工从长期封建枷锁中解放出来。

为了尽快恢复盐业生产,淮北盐特委和盐务管理局大规模地展开基础建设,首先发动全特区工人修复荒废滩地,整理格堰,开浚河道,改建公路,尽量利用自然条件,扩大生产和运输能力,到1950年冬,共修建滩地1755份,修好格子5798块。1951年上半年又完成了新滩、灌东两盐场以及徐圩到封跳的浚河复路工程,灌西场、燕尾港至徐圩的公路修改工程。各场还兴办了62万立方米的蓄水工程,兴建7座水闸,恢复和整理了300多条大圩、500多份洼地、40多条引潮河,挖土568万多立方米。

淮北盐场各级党组织还采取多种措施,关心群众、依靠群众,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调动广大盐工的生产积极性,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经验,使盐场的生产得到恢复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原盐生产来看,1949年为30余万吨,1950年为32万多吨,1951年为59万吨。1952年虽然天时不利,但产量仍高达54万吨。4年间,淮北盐场共为国家创税利1.8亿元。

盐场在收归国有(部分为按政策收购)后,滩地的所有制形式改变了,但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未变。为转变盐工的私有观念,中共淮北盐特委于1951年3月开始借鉴推广农业互助合作的经验。不久,盐业战线第一个集体组织———徐圩场梁保圩的时宝玉集体生产组诞生。

时宝玉集体生产组的成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951年11月2日,华东盐务局作出《关于推广时宝玉先进经验的决定》。1952年6月6日,《人民日报》也专门报道了淮北盐场全面推广时宝玉先进集体的做法。至同年底,全淮北盐场2758份滩,就有2727份滩实现了集体化生产,推广率达98%。这一年,全淮北盐场产盐47.5万吨,比前一年提高5.68%,充分显示了集体生产的优越性。

盐场由众多分散的个体集中成为统一、完整的集体,有计划地进行盐滩维修和生产基础建设,盐工生活条件开始改善,盐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体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盐场实现机械化生产开辟了道路,也为盐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进入规模经济建设做好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1960至1975年,先后在台北、台南、徐圩、灌西建成了4座盐业化工厂,以产盐排放的废液为原料,生产氯化钾、溴素、氯化镁等海盐化工产品。其后,这些化工厂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产品品种增加到20个,有的工艺技术和产品获得省优部优,有的产品产量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头。1980年,淮北盐场出口盐质量跃居全国首位。1982年,台北盐场、青口盐场淮盐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淮盐文化助推发展 丝路强港再续新章

连云港,一座以港命名的城市。港,是城市经济与发展的定位;盐,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连云港人以“敢问路在何方”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时至今日,走进海天一色的连云港港口,只见货轮依次靠泊,龙门吊不停装卸货物,一派繁忙景象。从墟沟西作业区至马腰作业区,近30艘大小散杂货船一字排开。与此同时,十余艘集装箱、煤炭、有色矿、杂货等船舶正从锚地陆续进港。

港口是连云港最好的禀赋、最大的资源。沿着海岸线,连云港市一体两翼、一港四区组合大港格局已经形成。以港口为纽带,一条陆海多式联运新通道在此跃然成型。3月6日,在连云港海关、铁路等单位支持下,装载着300万只新冠病毒疫苗试剂瓶的国际班列从中哈物流基地驶向哈萨克斯坦。连云港中欧班列保障国际物流战略通道安全畅通的作用凸显,在为沿线各国带去生活生产物资、疫情防控用品的同时,也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一条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交际通道。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站在新丝路经济带的起点,连云港正成为联结“一带一路”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全球的物资在这里聚集、中转、分发,国际联运的“朋友圈”不断扩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连云港港成为11个国际枢纽海港之一。目前,连云港港已初步建成30万吨级航道,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港口之间,大型货轮可直接通航。如今,在国家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势下,再次加快了现代化综合大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建设步伐。

回首以往,市域淮盐完成了应尽的历史任务,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充当着地方经济的顶梁柱,解决了大量地方就业,为全国盐业资源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产能。随着如今发展需求的改变,曾经的万亩盐田现已沧海桑田完成了华丽转变———蓬勃发展中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走进此地你会惊喜地看到,一辆辆满载砂石的货车在盐田中来回穿梭,一汪汪齐膝深的盐池被抛填成连片的项目用地,这里已成为连云港沿海开发的主战场。这里,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人来人往,热火朝天。截至目前,连云港石化基地已建、在建、签约的重大龙头及产业链项目近30个,总投资超过3300亿元,预计2至3年内基本建成。江苏沿海开发“主战场”作用强力彰显,港城后发先至的“新增长极”已浮出水面。而这一切,都饱含着盐场人的巨大奉献。

与此同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盐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盐场人的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而淮盐文化浓缩了连云港智慧,淮盐文化中吃苦耐劳的精神已成为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州湾这片神奇而又充满希望的热土,正在发生着有淮盐历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所有的市民同食一海之盐、共建美好港城,致力打造“强富美高”新连云港。展望未来,连云港人将用驰而不息的坚定信念和勇气,助推城市发展,书写丝路强港的崭新篇章。(张晶晶 史贽仁)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