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明交通 | 通安全背后的「道德自觉」

 

古代驾车也需要驾考吗?

考不过会怎么样?

交通违法了是不是也会面临处罚?

为进一步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打造江苏特色交通安全文化产品,让交通安全宣传可亲、可感、可传。由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和现代快报承办的“传统文化与交通安全”主题公益宣传活动正式开启啦~

看《知道》 才真知道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书香江苏”形象大使、著名作家祁智作为主讲人,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文明交通理念有着怎样的古今传承。

上新第二集创意短视频

《君子慎独 出行有道》

 

主题素材

 

《君子慎独,出行有道》

刘熙是东汉的经学家、训诂学家。他在《释名》中说:“道者,蹈也;路者,露也。”意思是说,道路是经过人们踩踏而成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据《周礼》记载,周天子规定,“禁野之横行径逾者”。

要人们走“正道”,不要走“捷径”,因为抄近路不安全,也容易迷路。这条作为具有法理性质的礼仪规范,后来上升为修身养性的处世之道。人要走正道,不能走邪路。

现实生活中,很多驾驶人平时能遵守交通法规,但是当交警不在面前、没有视频监控抓拍,或者看到别人违规违法一时“获利”,就坚守不住了,随意变道、强行加塞、违规占用应急车道等等。

文明交通不是管出来的“文明”。真正的君子,“不欺暗室”。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始终都能做到言行如一。

《礼记》中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意思是,君子独处,即使别人看不见,也遵纪守法。

西汉经学家刘向,在《列女传》中提及一个人:春秋时期,卫国大臣蘧伯玉,是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贤大夫,即使是在半夜行车,也不破坏规矩。他的行为,涉及到“道德自觉”。

“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一个君子,不会因为人人都看得到而表现自己的节操,不因为别人看不见而堕毁自己的德行,也就是“不欺暗室”。

现代文明交通的建立,个人的道德自觉非常重要。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无论长途还是短途,人在路上,不管有没有监督,都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这既关乎我们的安全,对我们个人的道德水准、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一个检验。

大家看完老师的视频讲解后,是否有一些心得体会呢?小伙伴们可以通过扫描图中二维码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征集页面,点击“我要上传”按钮,上传作品哦~

互动奖品多多

快来参与吧~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